李家同/暨南國際大學資工系教授(新竹市)

前些日子,單樞機主教寫了一篇文章,
強調以台灣的亂象來看,
我們的社會需要宗教信仰,
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單樞機寫這篇文章的心情。





每天,我們只要打開電視,或者打開報紙,
就會看到可怕的新聞,貪汙、綁架、殺人、嚴重汙染環境等等。
樞機主教知道這些亂象都不是制度的改善所能解決的。
如果我們社會裡大多數的人都有某種宗教信仰,
在「抬頭三尺有神明」的警惕之下,
又有誰會去犯下這種可怕的罪行呢? 

我同意樞機主教的觀點,
過去我們民間雖然沒有什麼共同的宗教信仰,
但在農業社會,大家總有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的想法,
因此大多數的人多半不會做壞事。
在國家工業化以後,這種觀念逐漸淡化,
如果我們能恢復我們某種程度的宗教情懷,
對於社會安定,絕對有所助益。

 


我要補充的是:宗教情懷的最大好處,
並不是在於我們一定會不做壞事,
而是在使我們更加愛人。
我們不妨看看社會上多少默默行善的人,
這些人中間,有宗教信仰的佔絕大多數。 


清大盲友會有四千多位義工替盲友們錄音,
我曾經作了一次抽樣調查,
發現百分之七十是有宗教信仰,
其中最大宗教是佛教,基督教和天主教其次。 


我在新竹寶山鄉的德蘭中心工作,有很長的時間,
對那裡的情形非常熟悉。
那裡的孩子最幸福的地方,
就是他們有修女們二十四小時地照顧他們,
這些修女們自己沒有家,卻將孩子們視為己出,
關心他們的功課,關心他們的健康,關心他們的情緒,
更關心他們長大以後的學業與婚姻,
她們不拿一分錢薪水,將她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們。
是什麼原因使她們有如此的愛心?
一定是因為她們的宗教信仰,沒有宗教信仰,
這一切都是很困難的,一旦有了宗教信仰,
心中自然會有愛。要成天照顧這些頑皮的孩子們,也就輕而易舉。 


有一天,我看到一位佛教老法師到德蘭中心來,
他實在是非常老了,連轉個身都很困難,
走路更是舉步維艱,令我感動的是他親自走來,
據我的估計,他起碼走了一個小時之久。
是什麼力量使他有如此大的愛心?
有多少老人會拿小包的食物,走一個小時的路程,
去將愛送給一些需要愛的小孩子?一定是宗教。 


有那麼多慈濟功德會的會員肯替社會服務,當然是因為他們有信仰的原因。


我們如果心中有悲天憫人的情懷,
很多壞事自然就不會做了,
任何一個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,
都不會做出強暴、殺人、綁架、搶劫等等的事情,
一個有悲天憫人情懷的領袖當然不會發動戰爭,
他一定會同情國內的弱勢團體,
全心全意地為老百姓謀福利,
當然不會做出貪污這類的事情。
我們看到有人將有毒溶液傾倒到河流的事件,
一個有悲天憫人情懷的人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。 


我們有時候花了很大的精力來宣傳某一種宗教的教義,
卻沒有什麼結果,其實宗教教義並不重要,
重要的是宗教的精神。
我們基督徒可以對於基督的教義一知半解,
我們卻不能沒有愛人的精神。
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感到基督徒是愛人的,
即使他們沒有完全接受基督的教義,
也會接受基督的精神。
就因為基督徒不夠有基督的精神,
這個世界才沒有照基督的精神來做。 


我們天主教徒都有悔罪的習慣,
抬頭三尺有神明,
我們不僅應該檢討我們有沒有做了足夠的好事!
我們不該常常研究為何這個世界如此之亂,
社會風氣如此之壞,而應該捫心自問:我們有沒有照著天主教精神而愛人如己? 


有一位受刑人告訴我一個故事,
他說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牧師在他被判死刑以後去看他,
他對牧師說:「牧師,我很慚愧,我沒有聽你的話,才弄到這個樣子。」
那位牧師沒有一點責備他,反而說:「是我才該慚愧,是我做得不夠好,才使你沒有接受福音!」
樞機主教的文章,使我想起這個故事,
社會亂,社會風氣不好,社會日漸沈淪,我絕對要負起一些責任來。

【2001/07/06 聯合報】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1982z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