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jpg 

杏 仁  分 北 杏南 杏 兩 種 ,
但 這 都 只 是 廣 東 人 的 俗 稱 ,
而 根 據 《 本 草 綱 目 》 ,
杏 仁 是 有 其 他 定 名 。
雖 然 兩 種 杏 仁 的 品 種 和 形 狀 略 有 差 異 ,
用 途 也 有 不 同 。


a) 北 杏  原 名 苦 杏 仁 , 又 名 為 山 杏 , 性 味 苦 、 微 溫 ,
有 小 毒 。 入 肺 、 大 腸 二 經 。
功 能 止 咳 平 喘 , 潤 腸 通 便 , 多 用 於 外 感 咳 嗽 ,
心 下 急 滿 , 咽 嚨 不 暢 , 腸 燥 便 秘 等 ,
主 要 出 產 於 中 國 東 北 和 華 此 各 省 ,
廣 東 人 叫 它 北 杏 也 無 可 厚 非 。
北 杏 呈 心 臟 形 而 略 扁 平 ,
長 闊 都 約 在 一 厘 米 左 右 ,
頂 端 漸 尖 , 基 部 鈍 圓 , 左 右 不 對 稱 ,
 味 苦 , 有 特 殊 的 杏 仁 香 味 , 那 是 止 咳 苦 杏 仁 了


b) 南 杏  原 名 巴 旦 杏 仁 , 又 名 為 京 杏 ,
由 於 帶 甜 味 所 以 亦 稱 為 甜 杏 仁
性 味 甘 、 平 , 無 毒 , 入 肺 經 。
功 能 止 咳 化 痰 , 潤 肺 下 氣 。
多 用 於 虛 勞 咳 嗽 , 心 腹 逆 悶 等 。
本 品 產 於 中 國 新 彊 和 陝 西 兩 省 ,
這 裡 不 是 南 方 而 是 西 方 ,
廣 東 人 竟 然 叫 它 南 杏 真 是 不 明 其 因 。
南 杏 呈 卵 圓 形 而 扁 平 ,
長 兩 厘 米 多 些 , 闊 不 足 一 厘 米 ,
味 甜 , 沒 有 任 何 苦 味
那 是 潤 肺 止 咳 的 南 杏 。

3.jpg 

 

杏仁

可供食用的杏,種類多不勝數。
鮮杏含豐富蛋白質,還有胡蘿蔔素、維他命A、C等抗氧化劑,
以及鈣、磷、鐵等礦物質、兒茶素等,
不但營養豐富,
還可幫助人體對抗致癌物質及游離基的侵襲。

從中醫角度看,杏性質平和,味帶甘酸,
生吃潤肺止渴,乾果亦有同效。
但《本草綱目》謂其「有小毒」,
大抵是指其種子
苦杏(即北杏)中含氫氰酸,
只食二、三十粒已可令人中毒,甚至致命,{千萬不能生吃}
但加熱後此成分會被分解,故放湯或煮糖水絕對沒有問題

甜杏(即南杏)亦有氫氰酸,惟分量較少,
而其平喘止咳能力亦較弱。
集南北杏研成的杏仁糊,可助排便,
兼止咳潤肺。我們日常充作零食的杏仁,
亦有相似功效,但藥力稍遜。

除南北杏含有氫氰酸,
銀杏(即白果)也含小量氫氰酸,
故不宜大量生吃。
但生吃有清熱之效,如想嘗試,應限吃十數粒。

銀杏有降膽固醇(即通血管),固腎、止咳之效。
虛寒者可將之煨熟配藥,
有夜尿者可將之煨熟蘸加糖吃,
白帶多者可煨之煮雞蛋糖水,
惟須注意,時下雖慣用腐竹配白果雞蛋糖水,
卻不適宜身體虛寒者。

 

 

 


請參考我的拍賣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1982z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